栏目导航
- 荣光无限网站第六次全面改版21.10.01
- 本站启用主域名:leslie.org.cn19.01.08
- 【全赖有你*共同渡过】荣光无17.05.10
- 哥哥六十周年生辰快乐!16.09.12
- 荣光无限论坛暂时关闭16.05.28
第一章:《導論》
[1] 中文大學音樂系的陳守仁和勞偉忠曾在 1980 年的《中大學生報》發表過《粵語流行曲綜論》,算是唯一比較全面研究香港粵語流行曲的學者文章。
[2] 可參冼玉儀編:《香港文化與社會》(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5 年)所收論文,即為當年研究會上宣讀文章。
[3] 見 C. Lee Harrington 及 Denise D. Bielby 合編:"Popular Culture –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Malden 及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0),頁 2,引文。中文為本文作者所譯。
[4] 梁寶耳:《流行曲風雲錄》(香港:百姓文化,1992 年),頁 2 – 3。
[5] 陳守仁、勞偉忠:《粵語流行曲綜論》(香港:《中大學生報》,1980 年),頁 50。
[6] Tagg, Philip, "The Institutionalisation of Popular Music Studies : Progress or Falsification?"(The Rayson Huang Lectur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arch 2003).
[7] Matthews, Denis, "Beethoven" (London: J. M. Dent & Sons, 1987) p.p. 30.
[8] 陳守仁、勞偉忠:《粵語流行曲綜論》(香港:《中大學生報》,1980 年),頁 50。
[9] 同註(8),頁 51。
[10] Adorno, Theodor W. (with the assistance of George Simpson) "On Popular Music", 原文註1,見 Frith, Simon, & Goodwin, Andrew, 合編 "On Record"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90),頁 301 – 314。
[11] 梁秉鈞:《在雅俗之間思考香港的文化身份》,載冼玉儀編,《香港文化與社會》(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5 年),頁 121。
[12] 張志偉:《普及文化研究簡述》,載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1970 - 2000》(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74 – 85。
第二章:《夜來香》時代(1949 - 1959)
[1]《一九五O年香港年鑑》(香港:「華僑日報」,1950 年),頁 24。
[2] 粵劇劇團,組織規模較大的,戲行中人稱作「省港大班」。香港在粵劇界重要地位,由此可見。可參看粵劇名伶紅線女(鄺健廉)著《紅線女自傳》 香港:星辰出版社,1986 年),頁 54。
[3] 當時居住在香港的名伶有薛覺先、馬師曾、曾三多、白駒榮、上海妹、新馬師曾、陳錦棠、梁醒波、麥炳榮、任劍輝、何非凡、芳艷芬、紅線女、靚次伯等人。見黃兆漢:《粵劇論文集》《五十年代的香港粵劇童班》(香港:蓮峰書舍,2000 年),頁 99。
[4] 李平富:《我的身歷聲 ─ 香港廣播軼事》(香港:坤林出版社,1989 年),頁 3。
[5]《香港廣播六十年》(香港:「香港電台」,1988 年),頁 96。
[6] 黃南翔:《香港古今》「香港歷年大事記」(香港:奔馬出版社,1992 年),頁 355。
[7] 元邦建:《香港史略》附錄香港歷史大事年表(香港:中流出版社,1995 年) 頁 329 - 330。
[8] 同上註,頁 330。
[9]《中國電影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 年),頁 1212。
[10] 孫瑞鳶、滕文藻、席宣、郭德宏合著:《新中國史略》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 年),頁 5。
[11] 劉靖之:《中國新音樂史論》(台北:音樂時代,1998 年),上卷,頁 191 – 203。
[12] 同上註,頁 191 – 203。
[13] 陳丹燕:《上海的風花雪月》(台北:爾雅出版社,1999 年),頁 14。
[14] 陳定山:《春申續聞》(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76 年),頁 147,172 及 201。
[15] 上海工部局樂隊成立於一八八一年,後來在意人梅百器(Mario Paci)領導下發展成為頗具規模的管弦樂隊,其始樂師全為外國人,到三十年代才開始逐漸吸收中國音樂家加入。見劉靖之:《中國新音樂史論》(台北:音樂時代,1998 年),上卷,頁 117 註 27。
[16] 當時的上海,很多俱樂部、夜總會和舞廳,聘請洋人樂隊演奏,供客人跳舞及伴奏歌星唱歌。這些洋人樂隊等級不同,各由美國、白俄,和菲律賓樂師組成。見樹棻:《上海的豪門舊夢》(香港:天地圖書,2001 年),頁 14。
[17] 陳鋼編:《上海老歌名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年),頁 353。
[18] 黃奇智:《時代曲的流光歲月 1930 - 1970》 香港:三聯書店,2000 年) 頁 4,綦湘棠《序言》
[19] 鄭德仁:《上海 — 中國流行音樂的搖籃》載陳鋼:《上海老歌名典》,頁 394。
[20] 劉靖之:《中國新音樂史論》(台北:音樂時代,1998 年),上卷,頁 204。
[21] 同註(8),頁 208。
[22] 原書,頁 354。
[23] 同上,頁 355。
[24] 同註(20),頁 208。
[25] 同註(20),頁 208。
[26] 2003 年在香港演藝學院演出的杜國威創作音樂劇《麗花皇宮》,用上了《桃花江》為其中插曲,演出時掌聲不絕,大受觀眾歡迎,絲毫沒有因為這首歌曲歌齡已逾七十年而減少了歌迷的鍾愛。
[27] 同註(17),頁 355。
[28] 同註(17),頁 353。
[29] 上海研究中心編:《上海 700 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頁 138 – 139。
[30] 蔡豐明:《上海都市民俗》(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 年),頁 7。
[31] Andrew F. Jones, "Yellow Music – 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1.
[32] Buck Clayton, with Nancy Miller Elliot, "Buck Clayton's Jazz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70.
[33] 鄭德仁:《上海–中國流行音樂的搖籃》。載陳鋼:《上海老歌名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年),頁 396。
[34] 同上,頁 397。
[35] 劉靖之:《中國新音樂史論》(台北:音樂時代,1998 年),上卷,頁 112。
[36] 同上,頁 113 – 115。
[37] 像李隽青為電影《鸞鳳和鳴》(1944)寫的《不變的心》歌詞(陳歌辛曲,周璇唱)裡面的幾句:「你是我的靈魂,你是我的生命,經過了分離,經過了分離,我們更堅定。你就是遠得像星,你就是小得像螢,我總能得到一點光明。只要有你的蹤影,一切都能改變,變不了是我的心。一切都能改變,變不了是我的情。」表面看,這是一首普通不過的情歌。其實代表了在孤島上的上海人民,對在重慶抗敵的國民政府,一種不敢公開表明的企盼。說見水晶:《流行歌曲滄桑記》(台北:大地出版社,1985 年),頁 155。這是作者訪問國語時代曲大老耆英詞人陳蝶衣的記錄。據陳先生說:「不但歌詞好聽,還有意義在裡面。你不了解它還以為是靡靡之音,其實不是。聽得我都掉眼淚,所以我覺得了不起,以後對這個也感到興趣」,於是決定參加國語時代曲創作行列,此後成為極出色詞人。
[38] 梁樂音為電影《博愛》(1942)寫的《博愛歌》(李隽青詞,全體明星合唱)是首極佳的進行曲,旋律易唱易記,既簡單又雄壯宏偉,實在精彩。《賣糖歌》(李隽青作詞,李香蘭唱)是電影《萬世流芳》(1943)的插曲。全曲迂迴流麗,旋律之佳,實在堪稱時代曲罕有精品。但有論者認為梁氏附敵,這些作品是「漢奸歌」,這是強以政治,加諸作品評論,似乎略欠公允。
[39] 黃奇智:《時代曲的流光歲月 1930 – 1970》(香港:三聯書局,2000 年),頁 4。
[40] 孫樹棻:《上海舊夢》(香港:天地圖書,1999 年),頁 30。
[41] 參看《中國電影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 年),頁 675,「民眾影片公司」條。本來,「百代唱片公司」和鄭正秋,張石川諸人創辦的「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簽妥合約,聯手攝製十二部有聲電影,並組「民眾影片公司」處理發行事宜。而第一部蜡盤配音的有聲故事片《歌女紅牡丹》亦在 1931 年完成,但因為錄音技術不理想,故僅續拍故事片《如此天堂》上下集後,即宣告廢約。
[42] 蔡豐明:《上海都市民俗》(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 年),頁 11。此書資料顯示,上海在解放前夕,本地籍人口為 75 萬,佔全市總人口 15%。其餘的 410 多萬,全是外省移民。比例最高的是江蘇人佔 48%,其次淅江 25%,廣東 2%。其他還有安徽、山東、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的外國僑民,經過正式手續登記的,在 1945 已有 12.2 萬。這數字還未包括數目不少的走私商人,逃犯或毒販等不肯登記的各種各式「冒險家」。
[43]《桃李爭春》1943 年攝製,「中華電影」出品。
[44]《莫負青春》吳祖光編導,周璇、呂玉堃、姜明主演,1947 年香港大中華影業公司攝製。
[45] 陳鋼編:《上海老歌名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年),頁 171。
[46] 同名電影主題曲,「聯華影業公司」1934 作品。蔡楚生編導,王人美主演並主唱。
[47] 同名電影主題曲,「聯華」1937 攝。王次龍、韓蘭根、殷秀岑主演並合唱。此曲極得小市民共鳴,面世後很快便在街頭巷尾傳唱。歌的旋律常用七度高低跳躍,富於民間說唱音樂特色。
[48] 此曲標作任光曲,其實基本上用安徽民歌,曲詞是任光太太安娥在民歌原詞上潤飾。
[49] 同註(49),頁 33。
[50] 水晶:《流行歌曲滄桑記》(台北:大地出版社,1985 年),頁 31。
[51] 見《如此上海》姚敏作詞作曲主唱。首二句是「摩登的 Miss and gentleman,個個都時髦華麗巧裝扮」。
[52]《夫妻相駡》李隽青詞,姚敏曲。姚敏,逸敏,吳鶯音合唱。原詞為「這樣的女人簡直是原子彈」。
[53] Thomas H. Davenport & John C. Beck, "The Attention Economy – Understanding the New Currency of Business"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1), P.10.
[54] 出身「明月歌舞團」的是王人美、黎莉莉、白虹、周璇。龔秋霞則原隸「梅花歌舞團」。
[55] 據作者訪問吳鶯音女士紀錄。「大條」即是十兩黃金金條。據她憶述,普通人家每天工錢約為二角左右。家庭收入每月只得數十元。因此吳女士當年在「仙樂斯舞廳」的歌酬實在驚人。歌星收入如何,於此可見一斑。
[56] 見 Chip Deffaa 為 "The Essence of Count Basie" 唱片(Sony Music 1991 出版,編號 CK47918)寫的說明:"The peerless rhythm section of Basie, guitarist Freddie Green, bassist Walter Page and drummer J. Jones, and such key soloists as tenor saxist Lester Young and trumpeter Buck Clayton, had come together in Kansas City, where the band had originated."
[57] 參看鄭德仁:《上海 — 中國流行音樂的搖籃》一文中引述。載陳鋼:《上海老歌名典》附錄,頁 396。
[58] Andrew F. Jones, "Yellow Music – 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 (Durham &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1 – 4.
[59] 同註(23),頁 147。
[60] 本來 1935 年,在「日本東京音樂院」畢業,回國任「上海藝專」音樂系主任的余約章,曾組織過一隊九人華人爵士樂隊。但因為演奏水準大大不如菲籍樂隊,所以無法打入一級場所,只能在品流不高的日資「老大華舞廳」獻藝。
[61] 據鄭德仁憶述,金懷祖(Jimmy King)中學時代已在租界名校「格致公學」肆業,英語基礎紮實,故此能唱歐美流行曲。鄭文更說,金氏在 1947 自組大樂隊,移師「百樂門」演奏。但據本文作者訪問洛平,金氏在一九五0年隨洛平到港,在香港「荔園水上舞廳」任樂師一段時期後才回滬。未離開上海前,從未與洛平樂隊分道揚鑣,因此鄭文明確指定 1947 年份,也許未可盡信。
[62] 據作者訪問姚莉女士所得資料。姚女士說,一般作曲人不必編樂,姚敏當年編樂配器技術未精,因此都交由黎錦光、陳歌辛等負責。他們攪盡腦汁,想出不同點子,來配合樂曲情緒,像《前程萬里》,就有敲擊樂器模擬火車的車輪音響。而《戀之火》的音樂引子,是從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一,移植過來。又像《花樣的年華》前奏和間奏,忽然出現英交歌《生辰快樂》(Happy Birthday),都是令人驚喜的噱頭。
[63]「圓舞曲」(Waltz)節奏的時代曲,如《布谷》(陳歌辛詞曲、郎毓秀唱),《尋夢曲》(陳歌辛曲、陳蝶衣詞、周璇唱)等。「狐步」(Foxtrot)的,如《交換》(梁樂音曲、李隽青詞、李香蘭唱),《別走得那麼快》(嚴折西曲、吳文超詞、白虹唱)等。「倫巴」(Rhumba)的如《夜來香》(黎錦光作曲填詞,李香蘭唱),《笑的讚美》(梁樂音曲,陳蝶衣詞,周璇唱),「探戈」(Tango)節奏的如《戀之火》(陳歌辛曲、陶秦詞、白光唱),《心頭恨》(嚴華曲、吳村詞、周璇唱)《人海飄航》(嚴折西曲並詞、白虹、嚴華合唱)等。
[64] Hugh Gregory, "A Century of Pop" (Chicago: A Cappella Books, 1998)pp. 74 – 75.
[65] 水晶:《流行歌曲滄桑記》(台北:大地出版,1985 年),頁 8。
[66] 李青:《廣播電視企業史內部資料》(上海:中國唱片公司,1994 年),頁 138 – 141。見鍾斯(Jones)《黃色音樂》("Yellow Music")引文註 31,頁 164 – 165。
[67] 上海「百代」公司的源起,可遠溯廿世紀初法國青年那巴錫(Labansat)在西藏路擺攤叫賣《洋人大笑》唱片。1908 年,那氏已建立了 Companie – Générale Phonograhique Pathé –Frères 的附屬小公司 Pathé Orient,並灌錄京劇唱片。到 1914,已在法租界開設一切按法國標準的錄音室及唱片印壓廠。而踏入三十年代,發行網絡已全國遍佈。
[68]《百代》1914 年已自設錄音廠棚,由法籍及英籍技師負責錄音與維修。又組成白俄管弦樂隊。1916 年更在徐家匯路設廠。廠房有廿四台自動唱片機,及印製唱片封套的印刷廠,聘用三百餘工人,一切不假外求,規模之大,為滬上同業之冠。
[69] 當年的華資唱片公司,規模最大的是「大中華唱片」,產量大約只為「百代」的三分之一。其他所謂「皮包公司」規模更小得可憐,只能租用「百代」的錄音公司,和趁廠房空閒,生產小量的地方戲曲唱片。詳情請參看 Andrew Jones "Yellow Music" 一書 Chapter 2 《唱機在中國》("The Gramophone in China")頁 63。
[70] 台灣作曲家羅大佑在杭州的演唱會上公開說:「音樂的力量真大,陳先生不會想到,五十年前他留下的這首歌會這樣感動五十年後的另一個作曲家。」跟住就演唱了陳歌辛的《永遠的微笑》。香港寫詞人黃霑在「浸會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講座上說,最佩服李隽青的寫詞功夫;往往把李氏的詞作拆開逐字分析,來學習用字和文字「合樂」技巧。香港流行音樂大師顧嘉煇,有次罕見地在「無線電視」作鋼琴獨奏表演,特別挑選黎錦光作品《魚兒那裏來》為曲目,並解釋說:「這作品很完整,饒有爵士味道,和弦進行特別順暢舒服。」這些俯拾皆是的例子,在在足以証明上海時代曲對後來者的影響。
[71] 陳歌辛後來,因為當時任上海「文化局」局長的夏衍勸說,在 1951 年回到上海。陳鋼的《玫瑰.玫瑰我愛你 — 歌仙陳歌辛之歌》和陳蝶衣都如是說,不過,亦有說陳氏因為五O年代初期,香港百業蕭條,陳的工作量,大大不如上海,這才賦歸的,請參看水晶《流行歌曲滄桑記》的胡心靈訪問(頁 241)。
[72] 見《周璇的真實故事》(台北:傳記文學社,1987 年),周偉《我母親周璇坎坷的一生》,頁 137 – 139。
[73] 1950 年四月,香港公佈《1950 年移民管制(第二號)(補充)條例》,限制內地華人進入香港,見元建邦:《香港史略》(香港:中流出版社,1995 年),頁 330。
[74] 1950 年一月,香港警方封閉電車工人工會,將主席劉法及十多名工會職工遞解出境。見元建邦《香港史略》頁 330。
[75] 黃南翔:《香港古今》(香港:奔馬出版社,1992 年),頁 357。
[76] 陸鴻基:《香港歷史與香港文化》,載冼玉儀編《香港文化與社會》(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5 年),頁 68。
[77] 高添強:《香港今昔》(香港:三聯書局,1995 年),頁 162。
[78] 黃霑:《數風雲人物》(香港:博益出版社,1981 年)《香港金王胡漢輝》,頁 181 – 183。
[79] 謝永光:《香港戰後風雲錄》(香港:明報出版社,1996 年)頁 77。
[80] 洛平(Lobing Samson)原是上海「仙樂」舞廳領班,這時候也來了香港,在「百樂門」(Paramount)夜總會重操故業。他的下一代長成後,組成「特樂」樂隊 D'Topnotes,很受青年人歡迎。資料來自作者訪問洛平。
[81] 梁沛錦:《粵劇研究通論》(香港:龍門書店,1982 年),頁 176 – 177,180 – 184。
[82] 粵曲歌壇的興衰,請參看魯言(梁濤)的專著《粵曲歌壇話滄桑》 香港:三聯書局,1994 年)
[83]「銀燈」、「明燈」兩日報,是 tabloid 式的小報,彩色印刷,版面只有大報的四份一大小。國際及本市新聞完全欠奉,只登載伶星及娛樂圈消息。
[84] 參看李安求《香港播音憶舊》一文。見李安求,葉世雄合編《歲月如流話香江》(香港:天地圖書,1989 年),頁 151 - 164。
[85] 香港收音機牌照,在 1959 年商業電台啟播之前,是八萬左右。但這數字,顯然並不準確,因為無牌收音機,無法偵查檢控,保守估計,收音機數目,連未有牌照登記的,至少有十萬過外。
[86]「麗的呼聲」1949 年啟播前夕,基本用戶只得七十,但啟播不久,用戶數字颷升,到 1950年二月,已有二九七O七之數。到五O年底,更達四萬三千戶。香港政府明知人口急遽上升,又不願大量撥款給公營「香港電台」擴張,「麗的呼聲」有線廣播服務於是就在這政策下成立,而且大獲成功。當年「麗的」收費情形是月費每戶十元,安裝費廿五元,加分機每機另五元,是中產階級才能付出的消費。
[87] 如吳一嘯,特別擅長「小曲」填詞,有「小曲王」之稱。
[88] 朱大祥創作的小曲,最著名的有麥炳榮、鳳凰女合唱《鳳閣恩仇未了情》的《胡地蠻歌》。「一葉輕舟去,人隔萬重山」傳誦至今。王粵生由紅線女《搖紅燭化佛前燈》的《紅燭淚》開始,到後來一系列的芳豔芬名作《懷舊》、《檳城豔》、《銀塘吐豔》,都是水準很高的旋律,在當時極為流行。
[89] 這些電影,行中稱為「七日鮮」。製作自然不佳,但卻頗有低下階層觀眾支持。尋求娛樂的觀眾,往往不追求藝術性。
[90] 新馬師曾訪問記錄,見李安求、葉世雄合編:《歲月如流話香江》 香港:天地圖書,1989年),頁 136。
[91] 薛后:《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香港:獲益出版,2000 年),頁 56。
[92] 同註(1),頁 83-88。
[93] 同註(1),頁 57。
[94] 余少華:《香港的中國音樂》,載朱瑞冰編:《香港音樂發展概論》(香港:三聯書店,1999 年),頁 264。
[95] 像賀綠汀改編江南小調的《四季歌》,就為新馬師曾挪用在《萬惡淫為首》一劇的《乞食》唱段。黎錦光的《拷紅》也在粵語武俠電影《仙鶴神針》用作插曲旋律,由鳳凰女唱出。
[96] 據詞人黎彼德的訪問。黎氏乃粵劇名伶靚次伯令侄,粵劇世家出身,對粵曲中人的創作方法,知之甚稔。
[97] 元建邦:《香港史略》(香港:中流出版社,1995 年),頁 201。數字引自《香港經濟年鑑》(香港:經濟導報,1981 年),頁 15 – 17。
[98] 朱順慈:《一技筆捍走天下的陳蝶衣》,載《香港影人口述歷史叢書》(香港:電影資料館,2002 年)頁 152。據陳氏自述,每月寫十首歌詞,每首一百,超過十首另算。在 1952 年這是很好的收入。而因為不讓歌迷感到歌詞盡出一人手筆,陳遂化名陳式、方忭、鮑華、辛夷、陳聯、方達、夏威、明瑤、葉綠、文流、佩瓊,郎潑來等筆名寫詞。
[99] 黃奇智:《時代曲的流光歲月 1930 - 1970》(香港:三聯書局,2000 年),頁 83。
[100] 本文作者少年時代,常以口琴樂師身份,參加時代曲灌錄工作。在「百代」設於銅鑼灣新寧道「使館大廈」地庫的錄音室收音,常常因為大廈抽水機開動而暫停。隔音設備欠佳,由此可見。
[101] 鄧白英主唱的《月兒彎彎照九州》是梁樂音南下的第一首佳作,原為同名電影(1952 年攝製。陳雲裳主演、屠光啟執導。)主題曲。
[102]「和聲可以描寫做旋律的衣著」牛津大學音樂教授史哥斯博士(Dr. Percy Scholes)如是說。見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Music"(倫敦:牛津大學出版社,1970 年),頁 441 "和聲"(Harmony)條。
[103] 參看簡而清譯史特恩斯著《爵士樂的故事》(香港:今日世界社,1967),頁 195 – 197。
[104] 烈特民 D. Redman 可算是美國爵士樂隊編樂師始祖。他在 1931 年,已編撰十四人樂隊套譜。後來又為佛列捷.漢特遜 Fletcher Henderson 的樂隊擔任編樂。賓尼.古德民 Benny Goodman 後來就是用了烈特民的套譜,令旗下樂隊,在 1935 年洛杉磯闖出名堂。
[105] 希爾曼 Richard Hayman 是將美國民謠及流行曲交響化的大功臣。他為費德納 Arthur Fiedler 領導下的 Boston Pops Orchestra 編樂。這隊由「波士頓交響樂團」部份樂師在每年樂季完成後的夏天組成 Boston Pops 演奏,並灌成唱片,極受全球樂迷歡迎,視為「跨界音樂」(Crossover Music)的先驅。Hayman 技法成熟,配器方法別緻新穎,實在是行中大師級人馬。
[106] 李德度 Nelson Riddle 本身是樂隊領班,1953 在「哥倫比亞唱片」夥拍法蘭仙納杜拉 Frank Sinatra,製作了「青春在心中」("Young at Heart")熱門歌,紅極一時。
[107] 萬得爾 Johnny Mandel 是貝西(Count Basie)樂隊舊人。六0年代,為仙納杜拉編樂。
[108] 鍾斯 Quincy Jones 既是演奏家、編樂家,又是鼎鼎大名的唱片監製。出道不久的時候,時常為美國大歌星編樂。後為米高積遜監製唱片 "Thriller",全球銷數達四千萬張,創下驕人紀錄。
[109] 1956 年《桃花江》之後, 新華」陸續攝製了《那個不多情》 1956)《葡萄仙子》 1956),《採西瓜姑娘》 1956)《阿里山之鶯》 1957)《特別快車》 1957)《風雨桃花村》 1957)《百花公主》及《豆腐西施》(1959)等歌唱片。
[110] Simon Broughton, Mark Ellingham, David Muddyman and Richard Trillo (ed.) "Word Music"(London: The Rough Guides, 1994)p. 438 – 439.
[112]「歐西流行曲」一詞,大概由電台興起。此詞本來不甚正確,但已多年沿用,因此積非成是。
[112] 見李歐梵:"Shanghai Modern: The Flowering of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 1930 – 1945"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頁 89 引王定光《上海門徑》評述當年荷理活電影與國產片,認為兩者製作費有天淵之別,因此成就差距亦大。
[113] 此曲 1955 年獲奧斯卡金像獎,是同名電影(港譯名《生死戀》)主題曲。影片由威廉荷頓(William Holden)珍妮花鍾絲(Jennifer Jones)主演,在港取景。歌曲曾一度被外國人選為代表香港旋律,時在官式場合演奏。見簡而清、依達合著《一對活寶貝》之《香港市歌》(香港:創藝文化,1990 年),頁 69。
[114]《十六噸》為美國西部田園歌(Country and Western)之王田納斯福特(Tennessee Ernie Ford)傑作,旋律沉鬱哀傷,用短調音階(Minor Scale)寫成,節奏凝重,和弦簡樸。曲詞道盡黑人傭工淒酸愁苦。結句 "I owe my soul, to the company store",令人感動。
[115] 比爾希萊(Bill Haley)及其彗星樂隊("Comets")1954 年的傑作。原是"The BlackboardJungle"電影主題曲。這首歌節奏和黑人 boogie – woogie 音樂完全無殊,而旋律也非常近似貝西伯爵(Count Basie)的《紅色蓬車》("Red Wagon")。但居然吸引到全世界青年人注意,令「樂與怒」(Rock and Roll)音樂時代,自此開展。
[116]「查查查」(Cha Cha Cha)舞步源自南美,以四拍一小節的音樂伴奏。速度中等,約每分鐘 88 拍,和人類脈膊跳動節奏相近。步法以踏步為主。《櫻桃紅淡蘋花白》在五十年代有器樂版唱片,由小號領奏,首句在第四音任意延長,引人注意,很受青年歌迷歡迎,成為 Cha Cha Cha 舞名曲。
[117] 參看陸鴻基:《香港歷史與香港文化》。見冼玉儀編:《香港文化與社會》(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5 年),頁 72。
[118] 試舉一例:當年在港當「皇家警察」,能以英語會談的,有俗稱「紅膊頭」的紅色肩章以資識別;此外另有津貼。升級機會亦比不懂英語的同袍略高。
[119] 本文作者,正是五十年代的「番書仔」(讀洋書少年),對同學當時行徑,知之甚詳。
[120] 見黃志華訪問香港著名音樂主持人耆老郭利民(Ray Cordeiro) 香港唱片商會特刊 1987》
[121] 1954 兒童節,「人之初劇團」面世,由四歲至十四的兒童演出。當時,稱為「香港開埠百年創舉,粵劇有史以來奇蹟」,頗為轟動。此後兩年,馳聘港澳,可惜無以為繼,到 1956結束。但為粵劇培育了文千歲、宋錦榮等人材。詳情請參看黃兆漢:《粵劇論文集》(香港:蓮峰書舍,2000 年),頁 97 – 121。
[122] 紅伶白雪仙 1961 年接受訪問,說:「使粵劇面臨危殆的命運挽回一把,組織『仙鳳鳴劇團』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這個原因。」可惜,當年(1956)「仙鳳鳴」雖對粵劇劇本,舞台裝置戲服及演出態度等均有重大改進,影響後來戲班組織甚深,更被譽為「粵劇風氣日益頹退聲中的中流砥柱」(《華僑日報》1961 年九月十六日),卻也獨力難支,不能挽狂瀾於既倒。
[123] 黃志華:《早期香港粵語流行曲(1950 - 1974)》 香港:三聯書店,2000 年) 頁 41 – 42。其他不同稱謂,層出不窮,如「粵語流行曲」、「跳舞粵曲」、「廣東時代曲」等。
[124] 陳守仁、容世誠合著:《五、六十年代香港的粵語流行曲》,(《廣角鏡》月刊 1990 年 2月號),頁 74 – 77。
[125] 周聰自己坦承「粵語流行曲最多只佔整個流行曲市場的十分之一。」見陳守仁、容世誠的訪問。參看註(2)。
[126] 黃霑:《粵語流行曲的歌詞創作》(香港:嶺南學院文學與翻譯研究中心,1997 年),《論文叢刊》第二號,頁 3。
[127] 周聰填詞的句法有時頗有問題。好像用《Colonel Bogey》 Kenneth J. Alford 原作進行曲,後為電影《桂河橋》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採為主題音樂)填的《快樂進行曲》第一段第二句把「人們青春最快樂」分割成「人們青春最」與「快樂」兩句,感覺就頗怪誕。
[128] 周聰自己,歌藝一般,呂紅聲線很好運腔卻始終脫不了傳統粵曲方法,因此多年來名氣甚大,卻未能大紅大紫。
[129] 粵語流行曲的伴奏樂隊,受成本限制,常常只聘用水平低於菲律賓樂手的華人樂師。
[130] 粵語流行曲,本來就為當時俗稱「南洋」的東南亞華僑聚居地而設,因此在港發行並不積極。
[131] 周聰雖然任職「商業電台」,有近水樓台之便,卻因為避嫌,沒有為自己作品,過份推廣。何況,媒介只能推波助瀾,銷路欠佳的商品,即使大力推介,往往亦不收效。
[132] 黃霑 1991 一月十六日《信報》《玩樂》專攔:「周聰兄的而且確是粵語流行曲之父」。
[133]「四牛煉奶」是模倣 Platters 風格寫成的廣告歌,低音男聲合唱「四牛練奶」結句,令人印象殊深。
[134]「豐力奶」是哥詩寶(Vic Cristobal)的作品,用「查查查」節奏,風格清新可喜,當年是廣告歌最流行傑作。
[135]「馬路如虎口」是梁樂音作品,梁為廣東人,是粵語廣告歌高手,六十年代創作繁榮,詳見下章。
[136] 英文詞由 Wilfrid Thomas 執筆,Chris Langdon 編樂,Paul Weston 指揮樂隊,Norman Lubolf合唱團伴唱,精英雲集。唱片編號 39367。
[137] 黃奇智:《時代曲的流光歲月 1930 - 1970》(香港:三聯書局,2000 年),頁 168。
[138] Decca 的 45 轉唱片 45-F11192。由周采芹(Tsai Chin)演唱。周采芹乃海派京劇名角周信芳(麒麟童)三女。英文詞乃萊安尼爾.巴特(Lionel Bart)這位倫敦西區音樂劇名人執筆,成為周氏主演的舞台劇《蘇絲黃世界》插曲。見周采芹著:陳鈞潤譯《上海的女兒 —周采芹自傳》(香港:博益出版,1989 年),頁 109。
[139] 柔雲和張伊雯,在上海出道,但歌唱事業都是來港後才真正發展,唱片不少。二人合唱的《故鄉》,成為名曲。張在港更成為夜總會紅歌星,並常常走埠表演。
[140] 黃奇智的《時代曲的流金歲月》一書,對這段時期的港產時代曲,有極詳盡的資料,於此不贅。
[141] 這時的時代曲,和上海的已有顯著不同。音樂的風格,由歐而美。而歌詞內容,也緊貼香港生活。如出現了姚敏曲、陳蝶衣詞、姚莉唱的《一家八口一張床》。而港式口語如「拍拖」 男女手牽手約會逛街)、「包租婆」 二房東)、「牙刷刷」 囂張輕佻)等也紛紛入詞。
[142] 國語時代曲錄音,一直堅持演奏水平,製作人員寧願從全港各大夜總會樂隊中挑出視奏能力最高的貴價樂手,多加排練,也不會聘請叫價低的華籍樂師。